
周潤發的型格是「逆齡」 香港最受歡迎男跑手【百大型男.4】
周潤發(發哥)陪伴香港人成長,他的型格是逆齡,即是年齡越大,身體反而越健康,跑得更快。發哥不止身體力行,還組成發記跑步團,將逆齡概念推廣給朋友,一起越來越健康。
【以下為Maverick整理後,以第一身手法寫出發哥感受】
攝影:Yasmine
上得山多遇發哥 巧遇消防員後 跑得步多遇發哥

發記跑步團 開枝散葉 溫哥華香港再溫哥華
2017年在溫哥華拍《無雙》,逢星期六台前幕後相約在 Stanley Park,一起跑5公里,跑完就去唐人街飲茶,大家話「發哥,跑步好過癮喎」,就這樣組成「發記跑步團」一直到現在。
未識跑步前,我常揹住大底相機影相,例如黃雨後去新娘潭烏蛟騰拍攝,水就夠澎湃和石夠濕潤、上大帽山影日出或白泥影日落都要看天色,如果雲密突然爆光就最靚。過去四處影相,走到山旮旯地方影日出,所以很多地方都熟路,套用於發記跑步團,我就安排路線和飲食,例如將麥理浩徑分成5次走,每次20公里,5次就100公里,而鹹田灣士多、塔門都多食物選擇,大家跑完一齊食飯最開心。
疫情那幾年,大家很難搭飛機,我們聚在一起跑得最密,方中信、劉江、黃德斌、Maria Cordero、鮑起靜、周家怡、唐詩詠、黑妹、三哥和三嫂等,數數手指已開過6班。現在世界通行了,我們開枝散葉,例如三嫂在溫哥華領跑,每次有100人,落雪都跑,聽到都開心。

突破傳統思維 人傳人齊逆齡
朋友會說「我年青時捱得很辛苦,現在還要身水身汗,我不做運動呀」,傳統思維是賺到錢要享受,走去吃喝玩樂,加上歷代皇帝都是腦子不行吃豬腦,腎不行吃豬腎,歷史從沒叫大家要做運動,所以叫人做運動是背道而馳,改變他們一貫思想。聽得最多是膝蓋痛,所以不做運動,我就叫大家先打好基礎做「超慢跑」,這個動作比走路更慢,「揼吓揼吓」就可以,怎會受傷?
我讀過些資料,膝蓋附近有很多血管,它們是要經過一定程度受壓先可以激活到骨膠原和鈣等,即是要走走,構成適量撞擊來刺激它。現在很多老人家膝蓋痛就是少了這個動作,整天坐在梳化睇電視,怎會不退化和膝頭痛?盧海鵬84歲,一年前上落車要人扶,之後每天在家「揼吓揼吓」1小時,現在小腿有肌肉了。三嫂以前話自己隻腳痛走不動,經過運動,現在100人跟她跑,她覺得跑步改變了她,這樣人傳人最好,一起逆齡。
【百大型男.2】全方位創作人林海峰的型格是「重複養成習慣 習慣種出因果」

半馬拉松是逆齡過程 買法拉利不如自己成為法拉利
「砰」!槍聲一響,20、30、40、50、60歲的跑手,全都彈出去,近70歲的我,一路追前,超越的跑手都比我年輕,相差可能是50年,這種逆齡感覺很開心。這年紀跑到每公里6分鐘配速很厲害,我現在半馬拉松完成時間是2小時24分鐘,每年快3分鐘很容易,希望80歲時比70歲跑得更快,半馬可以跑到6分鐘配速。年齡大,退化是定律,人該走得越來越慢,而我反而跑快了,即是逆齡,這樣就厲害。至於,馬拉松要快半小時很困難,又容易撞牆,還是喜歡跑半馬拉松。
有錢可以花幾百萬買法拉利,我情願給幾百萬教練。你買法拉利是車快,不是人快,而我是人車合一,這種快才有意思。以前跑步沒細想怎樣發力,隨教練學習後發現跑姿需要相關組織配合動作,先會跑得舒服安全,例如用哪組肌肉會使抬腿舒服些,步頻為什麼要在180。這些基本機制,明白了就不會追求跑快些,卻姿勢不好引致受傷。現在我一星期訓練3日,訓練器材大多用氣壓,力量輸出穩定,發力拉出、旋轉或放回鋼繩都有氣壓承托,又安全對關節負荷又細。
【百大型男|特別篇】林海峰親述《全球百大型男》創作靈感 「有一種型,不是依靠外型決定」
跑步其實像宗教,你相信了它,每天都會抽時間走走,就像每天都花時間念經或上教堂,學懂堅持。拍完一套戲可以一年半載後才再拍,跑步則是每天都做,現在我就算開工都是跑完才開工,即是生活一部份,不止活化身體,還強化精神層面。身體健康,人又快樂,我都沒想過自己70歲可以玩樂得這麼開心。
【百大型男.3】跨世代音樂型人鄧建明的型格是「發自內心就是型」



You May Also Like

蘇麗珊戰TNF100 14公里 「膽粗粗試吓」首次參加山賽
September 23, 2024
羅映潮出戰渣打馬拉松全馬 從3場半馬中悟出穩重【運動人訪】
January 5, 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