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橋馬拉松後感 WEH跑手Leo︰99%堅持 1% 遺憾
慢跑疾走

板橋馬拉松後感 WEH跑手Leo︰99%堅持 1% 遺憾

如果100%是完滿,那板橋馬,是99%的堅持,1%的遺憾。
板橋馬拉松是我第4場馬拉松比賽。吸收了之前日本比賽前一日因行走太多,而導致比賽表現不好的經驗。這次上線前18小時我什麼也不做,就只為心態作最後的調整。
去年12月1日開始16周訓練周期。這16周,我除了有生病和出差共缺席了3課訓練之外,我做足了所有訓練,達成度95%。

上線前18小時

我在池袋一間咖啡鋪,點了咖啡和蛋糕,藉機回顧上年10月金澤馬和過去幾個月的訓練日誌。回想起金澤馬成績的不似預期,然後帶著沒有自信和失落感進入板橋馬訓練。那時,對自己的能力,無論是跑步或制訂訓練能力都起了疑問。

去年整個11月到12月中都是在零鬥志、零信心和零狀態下渡過。雖然我感覺是零,但還有繼續練跑,起初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,後來我才明白到,繼續練跑是因為心裡一個信念:「不是因為有希望而堅持,而是因為堅持才有機會見到希望。」

而讓我找回一點信心是在去年12月23日,一家人台北旅行的時候,早起練了一課10k tempo, 在天氣良好和放膽去跑下,做到了10k PB 。

人,始終都係要透過好成績來建立自信。

去年12月1日開始16周訓練周期。這16周,我除了有生病和出差共缺席了3課訓練之外,我做足了其餘所有訓練,達成度95%。另外,我今次也調整了心態,由去上次一周5課變回4課,不再作過多的付出,以免產生過多的壓力。

良好心態可以有正向加乘,反之亦然。想贏過自己,心態和身體訓練同樣重要。

體感0度 手指僵硬

跑步能力上,我確信現在的我比以前任何一刻更有能力。過去2個月我PB了10k 和半馬,做到了我以前覺得很強才做到的配速。在訓練上,我跑過3小時長課、我用04:26配速跑過28k、每次tempo訓練都能穩速地完成,我確信我比以前變得更強。

我仍然能做到「將最佳的自己放上起跑線」。每次訓練都以安全為大前提。避免受傷是訓練的第一亦是最高原則。感謝自己,順利自己訓練自己,達到無傷完成第三次的全馬系統性訓練。

18小時後,我希望可以用配速04:20-30完成我的第4次馬拉松比賽。

上線前12小時

早上9時起跑,晚上9時睡覺。可能時間太早,又可能有少少緊張,用了不少時間才入睡。5時45分起床,梳洗然後食早餐等等,7時正出門口,正式踏上比賽征途。

是日天氣,5度,有雨,有風。而我的裝備有雨褸、雨褲、短袖衫、2塊暖貼、長袖衫和羽絨,身體夠暖。

7時半在JR站和3名跑友約好一起行去會場,正常需時15分鐘。可惜天雨關係,會場又是露天,而且正門又只有一個,好多人排隊進入會場,導致進入會場時間比預期遲了。

板橋馬會場係好大嘅草地場,因落雨整個會場都變成泥濘同水坑。而且更衣室帳篷設施不足,很多跑手要冒雨換衣服,我們也一樣。

1-21k頭半馬

體感0度 手指僵硬

說明一下,5度溫度,有風,中雨,體感降至0度。我除了身體感覺溫暖,外露的手指都感覺僵硬。我們四人拿了選手包後,便隨便找了一個露天位置作最後準備。雖然我們不用換衫,但仍要設置號碼布、計時器、脫外套等等。這時候,其中一個朋友說因為天氣惡劣,他決定棄賽。這我也理解,畢竟他傷患未好。然後另外2個朋友因禦寒衣物不足,也正考慮棄賽。

冒雨寒冷天氣,腳踏泥濘,再加上當刻負面氛圍,感覺本應非常差,但有著昨天的心態調整,無論發生什麼事也無阻我要上線的決心。起跑線就在前面,無論如何我都要將最好的自己放上起跑線!

我把號碼布整理好,再拿起將補給,把長袖衫和羽絨都放進袋裡,便和他們三人說再見,踏著泥濘獨自去放袋。然後望望錶,08:58,夠鐘要上線了,我便和很多人一樣衝去起跑點上線。還沒到起跑線,便聽到鳴槍,開跑了。

在零熱身、無飲水、無食賽前補給、無去廁所下,便要開始我的42.195公里……

愈來愈多跑手回程,我看著他們都很用力,表情很痛苦

1-21k頭半馬

從未試過無熱身便開始長課,更遑論要跑一個馬拉松,想想也覺瘋狂 。雖然感覺瘋狂,匆忙上線也實在準備不足,但我那刻心裡卻沒有一絲負面情緒,只想著上到線便好,其他事情都可調整。而且配速並沒有很快,我安慰自己平時輕鬆跑也沒有熱身。最後,在開跑後上我做了以下調整:

  1. 由7.5k食補給改到5-6k食補給
  2. 每次都入水站
  3. 頭5k 連短袖和暖包跑
  4. 配速慢慢加,不用急,頭半程先跑暖身體,把引擎開動起來

板橋馬頭半程沒有很大風,中間有幾公里沒有落雨。我跑順後沒有特別加快,想著頭半程是熱身的感覺來跑。中間11到12公里和三津家跑了一段,有打氣作用。

賽道是一個半馬來回,就是向前跑約21公里,然後U-turn向起點跑約21公里。我應該跑到大約18公里開始見到有跑手開始回程。看著他們,每一個都帶著痛苦表情,感覺就似衝10公里的狀態。我當刻不禁想,高手跑全馬是會到這麽高的痛苦程度嗎?

愈來愈多跑手回程,我看著他們都很用力,表情很痛苦。然後我發現了一件事,穿著雨衣的跑手,他們的雨衣都被吹得鼓鼓脹起。突然想想,他們是逆著風跑嗎?

差不多U-turn前,算算時間頭半馬為1:34,我檢視自己狀態,覺得成功做到頭半熱身,整個人都沒有累意,更是覺得已準備好跑一場半馬的感覺。那刻還在想,只要後半跑到半馬1:29,我仍然可以做到 sub303。就算跑不到1:29,對 negative split 還是很有信心。

當時,我還沒有意識到,後半程的環境是如何惡劣……

21-42k 後半馬

21-42k 後半馬

U-turn後,我便想著用半馬力去跑,而同一時間我踏入另一個世界。一個不斷被風吹著,被雨水打臉打身的狀態。雨水實在太有勁,我不禁低下頭用我的cap帽來擋雨。

看看手錶,為何加了力,配速反而跌到4:30? 逆風影響真的這麼大嗎?我感受到cap 帽很阻風,而且低著頭,身子微彎下意識避雨的跑姿也未能很全速。我想了想,既然要追時間,就直接面對這逆風大雨吧!然後,便把 cap帽轉到後面,挺起胸膛大步用力前進。

但,很快我便發覺人真係好渺小,用這方法跑了1公里多,我全身連臉都凍得僵硬了。雨水直接打在臉上,連看前路都模模糊糊。我受不了,最後還是把cap帽調整回前面遮風擋雨。

一路跑一路被雨水和強風吹襲,我看不清前路,途中踩了好多水坑。愈來愈多人開始減慢或停下來。我5公里5公里地數著,心中只想,還餘下15公里,還餘下12公里,還餘下10公里,還餘下5公里……面對著逆風大雨,我感覺自己是汪洋中的小船,在大海中獨自面對著巨浪。但我一點放棄的意思都沒有,我只有一個信念,不停步、不減慢,用盡全力跑回終點!

在手指僵硬下,補給也成為問題。我在29公里用了幾分鐘才拿到腰包裡的Gel,然後用口撕開,手已無知覺,不能把Gel逼出來。我便用口咬著吸著,盡最大能力吃最多的Gel。另外,我試過3次進水站也拿不到水,有試過看不清楚水杯位置、有試過手反應太慢、更有試過因手指僵硬拿不起水杯。

30公里後沒有吃Gel, 也沒有再進水站,我就只是看著前面一個個跑手背影,然後一個個追的心態。到最後5公里,口吸口呼,繼續加快腳步地前進。我當刻很開心,因為直到40公里我仍然覺得很有力,我仍然可以提腿有力前進。可以有力地跑足42公里是十分開心滿足的事。

我開始隱約看到拱門,不顧一切地繼續向前衝,身體雖然冰冷但內心非常激動。無論成績如何,我知道很快就會完成這場「極地」馬拉松。

最後,衝線時間為3:10:29,均速4:31。

板橋馬拉松衝線後

板橋馬拉松衝線後

衝線後並沒有完賽毛巾,仍然是5度有雨有風的環境下,我穿著無袖比賽衫,人開始覺得很凍。而且用力衝了42公里,停下來那刻身體所有肌肉便開始有反應,行路開始一拐一拐。捱著凍,冒著雨,仍然係踏著泥濘找回自己的隨身物品。我只是想在放袋處換一件長衫保暖,還給工作人員趕,說更換衣服要在更衣室。對著一個凍得不斷身體發抖而又行動不便的人,感覺大會太無情了。

經歷了2024年的低潮,金澤的失敗,我全馬終於PB了,這個賽季成功做到10公里,半馬和全馬PB。全馬比2023年年尾的台北初馬快了2分鐘多。PB當然高興,不過,均速4:31並未能達到我賽前4:20-30的目標,這是我所說的1%遺憾。

但是,我真的很佩服自己,在後半這麽惡劣的天氣下,沒有一絲想過放棄。去到後半途中,真的是咬著牙齒,握實拳頭地跑著每一步。在這16周訓練常常提到,這次板橋馬訓練重點是意志,巧合地後半程的過程,就是靠著意志完成,實在很對應這次訓練重點。看回記錄,由開始時排在1135名,到最後以315衝線,甚至在40公里後我仍然不斷加快腳步過人。真的為自己能夠完成賽事而且PB而驕傲,這便是99%的堅持。

經歷了2024年的低潮,金澤的失敗,我全馬終於PB了

「有人在17-10度發揮良好,有人在5-9度下發揮得更好。我絕對是後者」

到底後半程環境有幾惡劣,以下是賽後和其他跑手回顧賽事時他們的對這賽事的感覺,大家可以自行想像一下。有全馬跑2:26的朋友,在28公里因為太凍而退賽,進了醫療站等了一小時接送車。有數不清的Sub3跑手也因為低溫症而在30公里前退賽,醫療站連企位也沒有。有在香港渣馬跑2:40的朋友,在這賽道跑3:06,他說後半程用4分配速力跑,但配速是4:20。他們都說,這後半的大逆風是從未在比賽中遇過。

板橋馬加強了我對身體溫度偏好的認知。有人在常溫(24-18度)下也不會失速太多,有人在正常溫度下(17-10度)發揮良好,有人在比較寒冷(5-9度)的天氣下發揮得更好。我絕對是後者,5度天氣我跑得很舒服,感覺寒冷但未到失溫狀態,身體明顯耐寒不耐暖。這次5度大逆風我挺過,但上次金澤馬拉松20度曬著的我挺不過。除了我的堅持,身體耐寒絕對應記一功。

BQ qualify Sub303目標仍然未達成,上次金澤就熱馬,這次溫度適合但遇著大逆風。可能無依個逆風我會做到目標時間,但這次是一生中難得遇到的體驗。

上天可能認為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想、想我體驗。我只能繼續努力,順應天命,努力增強自己,面對未來未知的體驗。

2025/03/16 - 日本板橋: 3:10:29

馬拉松成績記錄

  • 2023/12/17 – 台北初馬: 3:12:47
  • 2024/01/21 – 香港渣馬: 3:27:54
  • 2024/10/27 – 日本金澤: 3:26:04
  • 2025/03/16 – 日本板橋: 3:10:29
真的為自己能夠完成賽事而且PB而驕傲,這便是99%的堅持。

PB list

  • 5k – 19:34 2019/11/27 (斧山,樂華會訓練)
  • 10k – 38:00 2025/01/21 (杭州湖10k比賽,實際距離只有9.6k)
  • 半馬 – 1:28:20 2025/01/12 (迪士尼,UNICEF半馬)
  • 全馬 – 3:10:29 2025/03/16 (板橋全馬比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