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跑疾走 【跑步101】跑步不要做的事 休息不足和太進取都非好習慣 March 16, 2025 / 跑步不要做的事,除了上集的里數加得太快、初心者著碳板鞋、慢跑不夠慢外,還有5項新手常犯錯誤。有些人以為跑得愈多等於成績愈有進步,亦有跑手以為訓練種類愈多會吸收得愈快,但休息與訓練同樣重要,因此制訂一個合理的訓練計劃,才可以愈跑愈快。 休息不足 多勞不一定多得,運動後休息不足會使肌肉無法得到充分恢復,增加受傷風險,而且可能降低免疫系統功能,增加患病風險。對於新手而言,感到肌肉酸痛至擔心受傷,建議休息1至3日,期間可以瑜伽或伸展促進恢復。一般成年人每晚應睡7到9小時,而高強度運動後,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時間以促進身體恢復。 【跑步101】跑步不要做的事 里數加得太急/慢跑不夠慢 ▲休息與訓練同樣重要。 跑步等於抵抗力好 跑步或劇烈運動後身體容易「虛」,特別是長課或馬拉松後。高強度的跑步可能導致身體和肌肉疲勞,令抵抗力下降,容易受感染。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休息很重要,注意身體的信號並適時調整計劃。用鉛筆比喻,把筆尖刨得銳利,也有更大機會折斷,因此要好好保養,多休息外,跑後要多穿衣服保暖。 跑步路線欠變化 方便的跑步路線是落街跑的推動力,有「跑步主場」絕對沒有問題。但長時間重複跑同一條路線可能會讓人覺得單調,身體欠缺適應力,也降低動力。嘗試不同路線,可為身體帶來不同刺激,例如有些路線地形、坡度不同、略為凹凸不平,上落斜更多,可練到不同肌肉運用,有利比賽時發揮。 ▲休息期間可以瑜伽或伸展促進恢復。 貪心的小狗 跑步是一門藝術,包含很多技術,不少人為改善成績,於是短時間內進行多方面的訓練,希望做得多,跑得更快。然而每課訓練內容有限,很難同時兼顧太多方面,並出現過度訓練。理想與現實落差,亦會造成很大壓力,未能樂在其中。最重要是要清楚優先次序,把每課最重要課題放在最前,逐次改善自己。 不了解自己 配速效果不佳 節奏跑該跑幾快?配速太快,後段跌速達不到節奏跑效果、配速太慢,刺激身體不足,同樣達不到訓練效果。因此了解自身能力,制定合理配速非常重要。有教練指導就能善用別人知識,網上也有很多參考資料,例如「漢森馬拉松訓練法」,每課跑到合適配速,比賽就能如魚得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