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跑疾走 首爾馬拉松後記:人生第二場全馬 PB 38分鐘的苦與樂|店長有話兒 March 27, 2025 / 人生中的第二場全馬,我以3小時30分24秒完賽。雖然跑得不太好,但還是刷新了個人最佳成績(PB),比之前快了38分鐘。這次首爾馬拉松的經歷有高有低,既有值得感恩的時刻,也有需要反思的教訓。 一次不完美的PB之旅 這場比賽是我第二次挑戰全程馬拉松,成績是3:30:24。雖然成功PB了38分鐘,但坦白說,我對自己的表現並不完全滿意。跑步的過程充滿挑戰,天氣、身體狀況和準備不足都讓這場比賽變得異常艱難。然而,能夠完賽並有所進步,還是讓我感到一絲欣慰。 感謝太太與當地市民的幫忙 首先,我要由衷感謝我的太太。衝過終點線後,我整個人幾乎凍僵,雙腿僵硬得幾乎無法動彈。如果不是她立刻遞來外套並幫我穿上,我可能會因為失溫而情況惡化。比賽過程中也有不少難忘的回憶。雖然我可以找出無數藉口 —— 舊傷復發、不適應首爾的低溫、近期工作環境轉變、生活平衡的挑戰,甚至開始每週擔任跑步教練後時間分配的困難—— 但歸根究底,還是自己最後一個半月的訓練不足。到了30公里之後,體力明顯不支,失溫的情況讓我幾乎崩潰。幸好沿途有首爾當地市民幫我放鬆肌肉,他們的鼓勵和支持讓我咬牙堅持到終點,完成了這場3小時30分的旅程。 ▲這次首爾馬拉松的經歷有高有低,既有值得感恩的時刻,也有需要反思的教訓。 ▲由衷感謝太太。 不完美的人生與堅持 人生就是這樣,沒有人能事事完美。首爾馬拉松的氣氛相當不錯,大部分賽道位於市區,沿途有許多市民熱情打氣。尤其在比賽後段,有些市民自發提供補給,比如水和食物,這對筋疲力盡的跑手來說是莫大的鼓勵。這些溫暖的瞬間,讓我覺得這場比賽不只是對身體的考驗,更是對意志的磨練。 ▲人生中的第二場全馬,我以3小時30分24秒完賽。 賽事組織與體驗的得與失 會場與選手包大會的會場設置相對普通,主贊助商Adidas的展區最為顯眼,旁邊只有少數贊助商攤位,大部分跑手似乎都不太會在這裡消費。不過,選手包的內容倒是令人驚喜:Adidas的比賽背心和完賽T恤、Amino Vital的能量套裝、號碼布以及比賽刊物一應俱全。以報名費約港幣600多元來說,選手包可謂物超所值。 賽道與起點起點的指引非常清晰,分區起步有效減少了跑手之間的擁堵。封路安排也頗為人性化,路口的行人可以橫過馬路,對市民的影響較小,這一點值得香港的賽事借鑑。如果不是比賽當天的低溫,這條賽道對香港跑手來說其實非常友善 —— 路段平坦,起終點都靠近地鐵站,交通便利。 ▲雖然跑得不太好,但還是刷新了個人最佳成績(PB)。 補給與終點 補給方面,大會主要提供水和寶礦力,20公里和30公里處有香蕉和蛋糕,勉強夠用。然而,終點的安排卻是這次賽事最大的敗筆。比賽當天氣溫過低,完賽後卻沒有提供毛巾或保暖錫紙。從終點走到行李領取處需要步行約10分鐘,這段路程讓許多跑手(包括我)出現失溫症狀。幸好太太及時給我外套,才避免了更糟的情況。 ▲了30公里之後,體力明顯不支,失溫的情況讓我幾乎崩潰。 教訓與展望 這次首爾馬拉松讓我收穫頗多,不僅是38分鐘的PB,更是對自己訓練不足的深刻反思。賽事的組織有值得稱讚的地方,也有需要改進的部分。未來,我會更注重訓練的持續性和賽前準備,期待下一場馬拉松能跑得更好。